截至1949年5月比较大的证券公司,国民党先后运走了金银及外汇折合共计约400万两的黄金。这笔原本属于亿万大陆人民的家底,却被蒋介石牢牢抓在手里,当成了自己东山再起的重要筹码。
01
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给刚刚主政上海的中国共产党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让上海人民的生活尽快重回正轨,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军管会开始以人民币1元折伪金圆券10万元兑换市民手中的金圆券。
可被金圆券搜刮殆尽的上海市民,已经不敢再相信任何纸币,更相信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他们将金圆券兑换成人民币后,又立刻找银元贩子将人民币兑换成银元。
吴景平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这些人民币发出去,它的基础,它的准备金,它的担保是没有的。如果发行准备金都还在,这个货币的信用就有了更高的可信度。但现在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新政府面临的困难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短短几天,人民币就从100元兑换一个银元,发展到了2000元兑换一个银元。人民币一贬值,物价就开始上涨,投机分子和国民党特务等借此兴风作浪,甚至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人民政府必须在不依赖黄金储备的条件下,寻找其他方式来稳定人民币。
1949年5月30日,上海市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金融处发出训令,勒令上海证券交易所暂行停止营业。可命令发布后的几天里,交易所还是在暗中运作。为了尽快使上海人民的生活回归正轨,军管会决定采取断然措施。
6月10日,200多名公安干警以及华东警卫旅派出的部队查封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举端掉了银元贩子的老巢。一夜之间,上海市面流通的银元数量骤减,价格也很快暴跌。借助这场"银元之战",人民币成功占领上海市场。
02
“银元之战”后,投机商由银元投机又转向了被称之为“两白一黑”的大米、棉纱和煤炭投机,导致物价再次上涨。这是一次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性涨价狂潮。
为了从根本上稳定上海乃至全国的物价,刚刚上任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的陈云来到上海,对猖獗多年的投机商发起最后的决战。
当时,陈云从东北和华中地区紧急调来5万多吨粮食,可没想到的是,上海的资本家高价回收了这批平价粮食。
10月,投机商们将手伸向了棉纱。这一次,陈云没有出手,反而借此机会将棉纱价格一提再提。
范伟成 陈云纪念馆副馆长
这个时候,我们的物资储备是很充分的,但投机商不知道。他们觉得物价还会疯狂上涨,所以不惜短期拆借高额的借款来大量地吃进物资。
投机商还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怎样的打击。
1949年11月25日,全国各大城市国营公司根据陈云指示开始集中抛售物资。
何成钢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理事
投机倒把的这些不法商人很快就绷不住了,结果一抛掉以后,政府又把这些抛掉的东西以很低的价钱吃进来,一天里,上海的“二白一黑”价格降了一半。
陈云在上海发起的这场经贸战,不仅有效打击了投机行为,更以实实在在的物资支撑,让上海市民真切感受到了人民币的购买力。
03
当上海的经济秩序逐步恢复稳定,蒋介石却仍在加紧调兵遣将,妄图依仗手中的真金白银,稳定军心,扭转败局。
当时,蒋介石直接用飞机一次次往西南紧急调拨军费,胡宗南、宋希濂发军饷都是黄金和银元。尽管不惜砸重金维系军队,但失去民心的蒋介石仍然无法避免失败的命运。
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前夕,蒋介石专机从成都飞往海峡对岸的台湾岛。此时,坐在飞机上的蒋介石或许怎么也想不到,他费尽心机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的金银,不仅没买来他想要的胜利,反而加速了他走向失败的结局。
当400万两黄金被秘密运走,蒋介石或许以为带走的是东山再起的资本。但他没有读懂,真正的制胜密码,是亿万百姓,是民心所向。
网配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